第(1/3)页 三日后。 最新一期的《大楚日报》。 以史无前例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份名为《恩典令》的诏告。 报纸的排版极其考究,最显眼的位置,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插画。 画上的赵锋。 身着常服,站在南阳郡的田埂之上。 面容带着一丝忧虑与疲惫,正俯身与一位老农亲切交谈。 那姿态。 不像是一位杀伐果断的君王,反倒像个为民生而忧心忡忡的仁厚长者。 诏令的文章更是辞藻华丽,文采斐然。 通篇都在诉说南阳“天灾”带来的苦难,以及赵锋为此寝食难安的“仁德之心”。 文章的最后,笔锋一转,落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孤反躬自省,深感一人之智有限,独木难支。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正需集思广益,共渡难关。故此,特邀各郡“贤良方正之士”,入襄阳,共商国事!” “孤意,成立“参议院”,凡我南十六郡之民生、财政、律法等要务,皆可由参议院议定,呈报于孤。此为万世之基,望诸君……踊跃赴之!” 一石激起千层浪! 《恩典令》随着《大楚日报》铺天盖地的发行。 如同一场剧烈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南十六郡! 所有侥幸躲过一劫。 本已在南宫家的血腥结局面前瑟瑟发抖的世家大族。 在看到这份报纸时,全都懵了。 赦免? 不追究了? 还要成立参议院,邀请他们去襄阳“共商国事”? 这……这是真的? 短暂的惊愕之后,便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他们原本以为赵锋会掀起一场血腥清洗,所有与南宫家有染的人都难逃一死。 可现在,赵锋非但没有追究。 反而摆出了一副“示弱”和“分权”的姿态! “快!快去把三公子叫来!” “备车!备上好的车马!还有,把库房里那尊前朝的玉佛给我带上!” “告诉族中子弟,谁最能言善辩,谁就代表我王家去襄阳!” 相似的场景,在九江、颍川、巴郡…… 在南十六郡的每一个世家大族府邸中上演。 恐惧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无穷的野心与贪婪。 在他们看来,赵锋终究还是怕了! 以前还是泥腿子,可以任性,可以不把他们当人! 但现在成了楚王,坐拥十六郡。 为了稳住局势。 还不是要向他们这些地头蛇低头、妥协! 参议院! 这不就是变相的分权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