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正面冲锋或许可以势均力敌,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作为先锋主将的几人各个非同寻常。在袁振看来除了那个大汉人人都可自领一军,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而是这几人都不会超过三十岁。大梁何时有这么多少年英豪,为今至极只能困守,只要能坚持下去未必不能取胜。 可刘知幸如何不知道十三营的缺陷,冲劲有余韧劲不足,毕竟是第一次正规作战。唯一取胜之道不是以多胜少而是速战速决,时间一长未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转头一看见到大牛已经深入敌军,身边竟然没有一位自己军士。看似凶猛却是凶险异常,军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功夫再高力气再大也有力竭之时。 脑海中不由的大怒,临走时怎么也没有想到年纪最大的大牛居然会犯如此错误。还有十三营多数将士两轮冲锋之后已经没有之前锐气,更有一些人出剑战争混乱。若不是尤大虎章汉率领的两翼以夹击之势占据优势,十三营已经陷入困局。此战何尝不是刘知幸的首次指挥作战,对着带领数十人围攻的卢林喊道:“卢林带人将大牛带出来。” 随之向着身边的掌旗手说道:“变阵人员聚拢。” 刘知幸的脸色变得异常,不由得想起父亲刘策所说领军者有勇当在首位,但主将空有勇往往会将一支强盛的大军带入死敌。何为将,何为帅。将者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帅者避敌之长,攻其所短。这不是区区几个字可以表明,此时的刘知幸深刻认知主将并非勇者定得智者。刘知幸大脑急速运转,如今想要取胜伤亡不会少数。 以十三营全部精锐换取一场惨胜这不是他想要的,毫不犹豫的选择正面对敌。两军除了周岩从率领的一支不停进攻袁振所在的位置意外,双方有意识分开缠斗也少了许多。 刘知幸不免重新看待这位楚国将令,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抉择非常人。若非如此十三营的三面之势速战速决未必做不到,刘知幸手提长枪将十三营大棋靠拢身前。望着遍地尸骨的战场,身边许多熟悉的身影已经不在。形势容不得他做他想,指着周岩从冲击的阵容说道:“众将听令。” 十三营将士人人杀人杀到眼红,刘知幸从中看出十三营最大的弊端。若非此次战役还看不出十三营若是杀红眼,自己未必能操控局面。现在开战时间不是很长,一段进入乱局将会是十分可怕的局面。作为主将容不得他人反驳,军中只能有一个首脑。 随之喊道:“违令者斩。” 听到斩字许多人才头脑清醒了许多,刘知幸立刻下令全军聚拢冲击楚军阵营。袁振带领亲卫抵挡周岩从的冲锋,双方势均力敌。由衷的看到不在冲锋的刘知幸,对于这位年轻的主将格外的看在眼中。这支军队到现在如何还看不出是新军,若是一支老牌骑军不会出现这么大的错误。尤其是那支马上枪兵,让楚军受到重创。如果不是这支军队,一场正面冲锋未必不能取胜。 以亲卫抵挡周岩从冲击的同时活下来的楚军已经汇聚不在是分裂之势,如此以来不免有了一次机会。可正要下令已经看到哪位持枪的少年将军,对面是一支洪水猛兽般的梁军。为今之际唯有孤注一掷,已经不在考虑胜利,只要减少伤亡便是胜利。 楚军集结首先要包围周岩从百人冲阵,尤大虎枪兵以至章汉作为周岩从最后的后盾将楚军夹攻变成防守。大牛依旧是勇往无前,原本是最大的错误此时却变成十三营士气的来源。袁振此时看的出只要将大牛斩落,十三营的士气必然会锐减。立刻下令副将带人围剿大牛,但刘知幸如何看不透这一切。身边已经无人可用,提起长枪纵马冲阵威势丝毫不弱于大牛的刚猛。 第(2/3)页